近年来,作为云原生时代下的微服务、容器等技术广泛被企业应用及大规模部署;为了跟住快速演进的业务高流量、上云的特性,分布式架构也必须引入更多的系统组件,而各组件仅通过消息传递进行彼此之间通信和协调。以上种种无疑提升了系统复杂程度,点亮了监控技术亟待变革的信号灯。
CNCF 在云原生定义中提到 Observerbility意味着可观测性的问世,其被称为云原生时代必备的技术能力,作为保障软件系统稳定的基石,因此提供可观测性平台的厂商承载了业界更高的期望。

结合当前云上软件开发的事实背景,针对分布式系统稳定性痛点问题,中国信通院联合业界40余家单位的近60名专家共同讨论制定了国内首个完整的分布式系统稳定性系列标准。可信云推出《可观测性平台技术要求》标准评估,面向可观测性工具平台的供应方,提供全面的可观测性平台能力参考规范,助力可观测性产品为更多企业软件系统的稳定性保驾护航

可观测性评估等级

可观测性平台评估将参评系统的可观测性能力分为3个等级:基础级增强级和先进级

(可观测平台能力评选模块)

历经三个多月的评估,基调听云可观测性平台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应用、平台运维共四个模块的测试中,均满足可观测性平台先进级能力要求。

基调听云可观测平台通过600+技术栈进行适配扩展,将追踪、日志、指标、行为、业务、OpenTelemetry等多源数据、统一采集、处理和分析模型,构建基调听云可观测中台,纳入现有技术实践成果,对其进行融合分析,通过OneTrace模型展示整个生态下的调用结构,结合独有的AI能力实现根因诊断、异常监测、智能告警,最终建立基于业务分析的可视化模型,更深入的帮助用户实现业务可能性。

可观测性是云原生时代下能够联动IT与业务的能力,它本质上符合云原生环境以业务应用为核心的趋势。从监控到可观测性的发展,拓宽了传统监控的能力边界,打破传统被动监控方式,形成主动、全局式的统一智能观测能力,更有利的帮助我们掌握系统健康程度。未来,基调听云将更深入参与客户可观测性平台构建之路,夯实产品技术等能力底座,依托个性化、精细化行业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业务+用户体验双重升级,持续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与各种技术和系统的稳定运行息息相关。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普及,企业的业务运行和用户体验对这些技术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然而,技术复杂性的提升也带来了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挑战。

    2023-10-19

    继续阅读
  • 2022年9月17日,国家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NIISA联盟)2021年度技术创新奖项评审会议成功举办,来自联盟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的近40位副主任专家应邀出席评审会。

    2022-09-30

    继续阅读
  • 基于云原生的轻量级框架在云上通过敏捷开发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业务,目前是比较流行的做法。但是享受云原生技术带来的敏捷和便利的同时 ,技术团队也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比如上层应用复杂度的增加,出现问题时,分析需要使用不同维度的工具,这意味着服务维持、维护运营会更加的困难。

    2023-10-24

    继续阅读
  • 身处数字时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统计数据显示,91%的企业都参与了某种形式的数字化计划。87%的企业认为数字化将颠覆他们的行业。政策驱动、技术发展等等因素都在推动着企业走向数字化领域,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023-09-13

    继续阅读
  • 近日,基调听云宣布完成5亿元D轮融资。本次融资由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领投,上海国鑫创投、中信资本以及上轮机构中金、广发和沣源跟投。

    2021-06-28

    继续阅读